輪作是用地養(yǎng)地相結合的一種措施,不僅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養(yǎng)分和防治病蟲,、草害,,還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,調節(jié)土壤肥力,,最終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,。下面小編就介紹一下茭白與大球蓋菇輪作栽培,經過農戶們的種植嘗試,,這種輪作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,。因而也為他們帶來了更好的收益,所以逐漸被應用起來,。
茬口安排與效益:
菱白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移栽,,7月中旬至9月下旬采收。大球蓋菇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種植,,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下句采收,。經過農戶們的試驗,單季菱白產量2600千克左右,;大球蓋菇產量4500千克,,都是不小的收益。
茭白栽培技術:
(1)品種選擇:選擇適于高山種植的單季菱白品種,,如美人菱、金茭1號,、金茭2號等,。
(2)適時種植: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菱白種苗高20厘米時及時移栽,每穴3-4株,,采用寬窄行種植,,寬行11-1.2米,窄行07-0.8米,,株距0.4~0.5米,。
(3)田間管理:老茭田的苗期在谷雨前后做好疏苗定苗,,一般每墩留苗6~10株,補上去劣后的空墩處,,確保全苗,,并施用復合肥15~20千克。在分蘗期及時中耕除草,,加強肥水管理,,可施5075千克復合肥,分兩次追肥,。水層管理前期淺水促進發(fā)棵,,中后期加深水層抑制無效分蘗。
在這期間,,重點做好長綠飛虱,、螟蟲、銹病和胡麻葉斑病的防治工作,。孕茭期及時灌溉,,促進孕茭。每天高溫期間連續(xù)灌跑馬水,,水深15厘米,,孕茭后加深水層到15-20厘米。孕茭達50%以上時追施一次孕茭肥,,可施復合肥10~20千克,。在茭白肉質莖顯著膨大、葉鞘開裂時及時采收,。
大球蓋菇栽培技術:
(1)培養(yǎng)料處理:主料為茭白鞘葉,,填充料為谷殼。要求培養(yǎng)料新鮮,、干燥,、不發(fā)霉。播種前將茭白鞘葉浸水2天,,待其充分吸水軟化,,撈起,讓其自然控水12-24小時,,含水量達到70%-75%時即可使用,。
(2)鋪料和播種:土壤干燥的應先噴水再鋪料,采用一次性鋪料,,先鋪一層厚15~20厘米茭白鞘葉,,再均勻鋪一層厚5厘米谷殼,壓實。注意要在一天內完成鋪料,。采用穴播法,,梅花形,間距8厘米,,用種量2-25瓶/米2,播種后再蓋一層厚10-15厘米菱白鞘葉,,稍壓實。播種后,,在料面上加蓋單層濕舊麻袋片,。
(3)發(fā)菌期管理:主要調節(jié)好溫度、濕度,,使其保持在菌絲生長較適宜的范圍內,。保持料溫22-28℃,含水量70%-75%,空氣相對濕度85%~90%,。具體措施播種后20天內,,通過噴水在覆蓋物上進行補水,如遇雨天及時蓋薄膜,,雨后及時掀膜,,排除菇床四周積水,防止雨水滲入料內,。播種20天后,,如遇草料干燥發(fā)白,適當噴一些水,。當料溫較高但不超過30℃時,,應掀開覆蓋物,并在料堆中間每隔6米打一個洞,,共打2-3個洞,。
(4)覆土與管理:播種后30天左右,菌絲走滿培養(yǎng)料23時覆土,,覆土厚度35厘米,,土上再鋪一層菱白鞘葉。覆土后15-20天就可出菇,,此階段主要是調控水分溫度和通氣量,,尤其是水分控制。
(5)病蟲害防治:主要防止螞蟻,、螨類,、菇蚊、蛞蝓,、跳蟲以及鬼傘、糞碗¨等危害,可在鋪料前撒石灰粉,。
(6)采收:采收適期為菇體菌膜尚未破裂或剛破裂,,菌蓋呈鐘形。
精選材質
產品經久耐用
精心制造
讓您用的省心放心
售后完善
讓您無后顧之憂
新聞詳情
聯(lián)系我們
聯(lián)系電話:0536-6187257
聯(lián)系電話:19905360788
公司地址: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南湖區(qū)工業(yè)園環(huán)湖東路188號